中企深耕东南亚注重生态共建
来源: 时间:2025-11-03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香港《亚洲周刊》11月3日(提前出版)一期刊登题为《中企改变东南亚》的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正以雷霆万钧之势,进入东南亚近7亿人的市场,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显示中国现代化的红利外溢。从高性价比到品牌输出,它们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了消费应用场景,折射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改变了东南亚,也改变了中国。
	雅万高铁列车疾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蜜雪冰城门店遍布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街头,海底捞食客在新加坡乌节路门店排起长队,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取代星巴克成为更具性价比的选择,TikTok和小红书融入东南亚年轻人的日常,极兔物流将Oppo、vivo和传音手机送至千家万户,泰国消费者追捧泡泡玛特的拉布布玩偶……在东南亚,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扎根生长,改变了东南亚民众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分享中国现代化的红利,带来神州大地的智慧与创新力量。
	东南亚与中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加上庞大的市场空间和人口红利,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地之一。2020至2024年,中国在东盟制造业绿地投资累计达659.1亿美元,其中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占比约64.1%。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征程已从单一商品贸易转向全产业链生态布局。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企国际化战略的成熟,也凸显了东南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
	在东南亚市场,中国的国企和民营企业扮演着不同但互补的角色。国企通常主导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雅万高铁,这些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但有深远区域经济影响。民企则在消费领域大放异彩,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抢占市场高地。
	10月17日,雅万高铁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年。它将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压缩至46分钟,不仅改变了印尼的交通格局,更激活了区域经济,凸显了中国基建技术的成熟与适应性。此外,项目还为印尼培养了大批本土高铁技术人员。
	与此同时,蜜雪冰城则以高性价比征服东南亚味蕾。2018年,蜜雪冰城将越南设为出海第一站,采用性价比策略,迅速抢占市场。该品牌的成功,也得益于其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运营经验。
	数字企业在东南亚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短视频平台TikTok已深深融入东南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电商平台如希音、拼多多国际版Temu等也在迅速扩张。
	当然,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文化差异、供应链管理、政策监管等多方面挑战,中国企业调整策略,通过深度本土化、文化融合和共赢策略,在东南亚市场扎下更深的根基。
	海底捞作为中餐出海代表,为适应东南亚市场进行了深度的本土化尝试,在泰国门店推出冬阴功锅底,在新加坡门店则结合传统美食“鱼头炉”研发了浓香鱼锅底。这些本地化举措不仅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也为海底捞在海外市场树立了亲和的品牌形象。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推进,以及澜湄合作框架的拓展,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扩大。中企出海东南亚正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升级,从单一输出向生态共建转变。
	雅万高铁列车的飞驰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它象征着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深耕正从硬件输出迈向系统整合,从经济合作扩展到文化融合。中国企业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从简单的商品输出转向构建品牌认同。只有被当成“自己人”,企业才能在这片热土持续成长、枝繁叶茂。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